会计学院参加第二届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
创新创业大赛推进会暨专家报告会
2016年5月5日下午,吉林省教育厅在吉林建筑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办第二届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推进会暨专家报告会。全面部署大赛的各项工作,推动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全省50多所高校相关校领导及主管部门领导约3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计学院的林冬梅副院长、郭宇红老师、辛悦老师、刘骅老师以及5名学生代表王晗、吴旭、高歌、李秋红、王伟玥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专家们从教育专家、投资专家、大赛评委等不同的视角对大赛的整体相关情况进行了解读。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秘书长即新道教育集团副总载马德富从什么是创新创业、国家为什么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什么强调“互联网+”、如何实现“以赛促教”等四个方面对本次大赛进行了整体解读。他总结到:区域经济发展+互联网+院校教育改革就是创新创业型大学;行业转型升级+互联网+院系教学改革就是创新创业型学院;市场岗位对接+互联网+院校课程改革就是创新创业型课程;企业导师+互联网+院校导师就是创新创业型师资;线上自主学习+互联网+线下互协研讨就是创新创业型教学。他的演讲非常精彩,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并解答了我们的困惑。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副秘书长、万学教育集团总裁张强从高校参加“互联网+“大赛的目的谈起,着重就高校创新创业工作要点、高校”互联网+“大赛组织要点进行了解读。他尤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分别从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建设、教材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学机制创新、实训实践平台六个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最后由北京1617科技公司创始合伙人戴海涛解读了第二届大赛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他总结了创业项目的四个要素:想法、产品、团队、执行,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好的想法+创新的产品+优秀的团队+强有力的执行,同时把首届大赛优秀组织院校的经验进行了分享。推进会现场,与会师生代表与专家就省外高校的经验做法、优秀项目选拔与培育、教师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股权分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高校参加“互联网+大赛“的目的是:把大赛作为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弄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