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企合作 >> 正文

“扬吉之美 助农之兴”·红色资源③ 临江:历史与风景交织的边城

来源: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24年01月22日 13:57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指示精神,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安排、服务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战略,发挥高职院校教育优势,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组织开展了“乡村振兴服务月”活动。活动围绕全域数智营销、宣传推广、调研三个维度系列展开。宣传推广分为文化、旅游资源、红色资源三大主题。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资源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牢记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初心、永担使命”,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新的起点上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让吉林这片黑土地永葆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内在动力。

立足乡村振兴,我院推出“探寻吉林红色印记”系列主题活动。红色资源推广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和发挥好红色文化资源的力量,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弘扬中国优秀文化,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历程和丰功伟绩,牢记中国革命的血泪史和英勇斗争的光辉岁月,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哥创造力,更要激发起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

临江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因地处鸭绿江畔而得名临江,是一座边境城市,与朝鲜隔江相望。这里既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又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最让人难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这里发生了著名的四保临江战役,使得这座城市彰显着独特的魅力。

一、四保临江战役

1946年6月,重庆谈判仅8个月之后,国民党当局全面撕毁“双十协定”。当年10月,东北国民党军又制定了“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作战计划。为粉碎国民党军的相关计划,1946年12月开始,在为期四个月的时间里,我军四次保卫了临江。当时,我东北民主联军的兵力并不占优势,就南满地区而言,我军总兵力约6万人,而此时国民党军传统五大主力军中的新1军和新6军都在东北。而蒋介石亲自任命的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投入到南满战场的兵力,足有八个主力师10万余人。从部队总人数、装备水平,乃至部队的作战经验,当时的我军南满部队都处于明显劣势。

最让人担心的是,当时我军内部也有要放弃南满根据地的声音,即撤回北满。关键时刻,陈云将军在“七道江会议”上一锤定音:“我是来拍板的,拍板坚持南满。”在陈云将军、萧劲光将军、萧华将军等人的正确领导下,各部队深入传达贯彻七道江会议精神,波澜壮阔的四保临江战役拉开了帷幕。

 

这场战役的胜利,意义不仅仅在于收复了相关城镇和根据地,更是对士气的极大鼓舞,使我军在东北地区的战略从防御转入反攻,为后期的辽沈战役扫清了障碍。在这场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展现了人民军队的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吉林省作为红色标识三地三摇篮中的东北解放战争发起地,这里发生的四保临江战役穿越历史的长河,承载红色记忆,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二、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

如今,四保临江战役的历史记忆已经成为临江市的一大红色旅游资源。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了解这场战役的历史背景和战斗过程;也可以参观四保临江战役指挥部旧址,感受那场战役的激烈和悲壮。这些历史遗迹,不仅让人们铭记历史,也让人们更加珍爱和平。

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的位置在临江市猫耳山脚下的鸭绿江畔,占地面积33170平方米,内设有纪念馆,烈士墓区等。这里凝聚着革命烈士的英雄之魂,也留下了灿烂的红色资源、红色文化。

纪念馆旁伫立着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碑体由花岗岩石料砌筑外壳,基座高1.08米,象征着整个战役的108天;碑身主体高19.47米,象征着战役于1947年胜利结束;纪念碑分四层台,代表着四次临江保卫战役;在一层台的四面框内镶砌“四保临江”内容浮雕画,在三层、四层台的上沿设有浮雕花边图案和浮雕花环,以悼念四保临江战役中英勇牺牲的烈士。 

在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中,彭德怀元帅说:“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昔日战火虽已消散,但这段浴血奋战的烽火岁月和发生在临江大地上那些悲壮豪迈的英雄事迹将永远铭记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三、新时代的临江

今天的临江,在红色精神的引领下,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着力做到让美丽边城更显魅力,让乡村振兴更具品质。坚持生态优先不动摇,让绿水青山更添底色。推进普惠共享不松劲,让民生答卷更有厚度;努力发展六大绿色健康产业,即医药健康产业、矿泉饮品产业、矿产新材料产业、边境经济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让赶超动能更为强劲。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临江市将继续发扬红色精神,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谱写临江发展新篇章,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临江力量。

期盼朝阳常照神州大地,勿忘烈士血染中华热土。各位烈士泉下有灵,当为今天之中国而欣慰,这盛世,如先烈所愿。

 

 

 

 

撰稿人:秦书昕

核稿人:于   迪

负责人:罗秋菊

图文编辑:姜雨彤

经济管理学院

2024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