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网络教学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深入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数据调查和统计分析,面向全院师生实施线上问卷调查等方式时刻关注教学运行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的建议和意见。
本次调查分析基于全院近一个月的教学数据,覆盖3400余名师生。根据学院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生成的大数据,分析了学生出勤签到数据、教学资源发布数据、学生对教学资源学习情况数据、课堂活动开展情况数据等。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并分析了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满意度等方面。结合本次调查结果及首月各项数据趋势,反映了学院网络教学总体上运行平稳,教师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同时,学院网络教学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一是帮教督教,提升教师网络教学胜任力;二是帮学督学,提升学生学习自觉性;三是利用团队优势加强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
在这一个月的网络教学中,反映了我院教师具备扎实的学识、良好的职业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学院网络教学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也将通过优秀教师课堂展示和典型案例分享来帮教促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附: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网络教学运行情况“月”报告
撰稿人:张笔觅
核稿人:王琦
供稿部门:教务处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网络教学运行情况“月”报告
为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总目标,学院网络教学运行已四周,全院3400余名师生齐聚云端,全力以赴,不懈努力,确保了学院教学顺利运行。在此期间,各分院(部)坚持每日反馈、每周小结,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方法策略;教务处时刻关注教学运行情况,面向全院师生实施线上问卷调查,深入学习通平台进行数据调查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做好网络教育教学打下基础,现总结分析如下。
一、教学总体情况
(一)开课情况
本学期前八周学院共计324门课程,前四周参与网络教学课程268门,占比82.7%,按照教学计划安排,从第五周起另有11门课程开启网络教学。从各分院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师生已适应网络教学,总体上教学运行状态平稳。
(二)教师结构
参与网络教学的教师除专任教师外,还包括辅导员及行政兼课教师,其中有85%以上的教师是初次采用网络教学形式。参与网络教学的教师年龄结构、教龄结构、职称结构如下图。

教师身份 是否初次采用网络教学

教龄、年龄、职称结构
(三)教学平台及教学形式
教师采用的教学平台主要超星有学习通、腾讯课堂、腾讯会议、智慧职教、QQ、微信等,在讲授一门课程时,66.84%的教师采用两个教学平台切换授课,另有16.84%的教师需采用三个教学平台授课,同一门课程采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教学平台时,学生在网络学习时会出现切换不及时等情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加强管理,或尽量统一授课平台,选定主平台,根据课程需要外加辅助平台。
根据对教师授课形式的调查分析,教师选择利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在线互动的教学形式占比最高,其次是直播讲解+在线互动。95%以上的教师在授课中能够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的形式,教学手段较丰富。

教师使用的教学平台 一门课所用教学平台个数

教师授课形式
二、教学数据与质量分析
根据学院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生成的大数据,主要包括:学生出勤签到数据、教学资源发布数据、学生对教学资源学习情况数据、课堂活动开展情况数据等。以下重点结合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大数据和师生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开课前四周教学运行与质量情况。
(一)教学数据
1、超星学习通平台数据
根据学院网络教学管理平台显示,近一个月,我院教师学习通使用量(PV)达2131879,学生使用量(PV)达51628553。师生在授课过程中发起及完成的讨论、相关活动数据如下。
表1:教学数据统计
时间 |
师生上传资源(个) |
教师发布活动(个) |
教师发起讨论(个) |
教师发布作业(个) |
教师批阅作业(个) |
学生完成任务点(人次) |
学生活动参与(人次) |
学生讨论回帖(个) |
完成作业(人次) |
第一周 |
13748 |
5398 |
1074 |
389 |
5337 |
79860 |
67711 |
21747 |
12095 |
第二周 |
16530 |
4217 |
1176 |
516 |
7128 |
81225 |
43120 |
17441 |
10918 |
第三周 |
20012 |
4119 |
652 |
316 |
6590 |
88551 |
33236 |
11277 |
12466 |
第四周 |
17191 |
4693 |
735 |
304 |
5244 |
89891 |
33612 |
13700 |
9821 |
月统计 |
67481 |
18427 |
3637 |
1525 |
24299 |
339527 |
177679 |
64165 |
45300 |

师生活动量统计 学生签到率
通过近1个月教学活动量统计结果来看,使用签到、随机选人、投票、讨论活动占比较大。通过签到率统计显示,学生日均签到率均能达90%以上,其中在第三周、第四周平台卡顿缓解后,均签到率可达95%以上。
2、教师调查数据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72.96%的教师反映在授课过程中90%以上的学生都等正常参与网络学习,13.78%的教师反映在课堂上80%-90%的学生可正常参与,但也有个别教师认为学生参与程度低,只是登录没有实际参与;针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统计,70%的教师反映学生任务完成率可达90%以上,17.3%的教师反映学生任务完成率在80%-90%之间,另有10%左右的教师反映学生任务完成率较低。
对网络学习的参与程度低或任务完成情况不好的现象,需要各分院(部)及任课教师加强学生管理,丰富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及时了解学生状态,同时注重学生情绪及心理疏导。

学生学习参与度

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学生互动情况
(二)教学组织
网络教学一个月以来,教师在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设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教学准备上,90%的教师认为自己网络教学的备课时间要长于线下教学,所提出的教学要求等同于线下教学或高于线下教学。

教学要求 备课时间
在教学组织方面,90%的教师认为与学生的互动答疑时间与线下教学相当或时间更长,同时教师们通过提问、实时观测在线人数等方式观察学生学习状态。

互动答疑时间 观测听课状态
在教学设计方面,44.9%的教师对教学内容整体进行了设计,有超过55%的教师对部分适用于网络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设计;且有95%以上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课程思政;对于融入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的调查中发现,65%的教师认为融入较好,较清晰,有30%的教师认为一般。

教学内容设计情况

融入课程思政情况
(三)教师对教学效果满意度
在教师中对网络教学满意度调查显示87.7%的教师对网络教学效果较满意,但只有53.5%的教师认为网络教学的教学效果与传统课堂相当或好于传统课堂,而34%的教师认为不如传统课堂, 2%的教师认为远不如传统课堂,另有10%教师提出线上线下教学各有利弊,可结合使用。在对教师今后是否会继续用网络教学技术辅助教学的调查结果显示,92%的教师在今后会继续利用网络教学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满意度 教学效果与传统课堂相比

是否会继续用网络教学技术辅助教学
调查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认为主要因素在于教师无法看到学生状态,师生交流不及时,无法掌握学生情绪,以及设备上的卡顿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通过以上调查,希望各分院(部)及任课教师在设备问题等无法改变的客观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丰富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
同时,有很多教师留言表示,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将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把在线学习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辅助和拓展,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这表明了大部分教师对网络教学、教育信息化技术的认可,也为我校能真正将“互联网+教育”落到实处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学院首月的网络教学总体上呈现试运行期间的问题凸显——第二周调整策略逐步适应——第三周、第四周平稳运行中努力提高教学效果。综合开课首月的教学情况摸底和问卷调查统计看,教师准备较为充分,师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较好,但仍有不断提升空间,特别要注意学生经过这一个月的学习,虽逐渐熟悉、适应网络教学,但对网络学习的好奇心、兴奋性和热情也在逐渐减退,并在熟练运用各教学平台后慢慢能够钻教学管理的空子。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帮教督教,提升教师网络教学胜任力
一是各分院(部)要持续加强课堂质量监督,开展课堂教学抽查跟踪制度,选择网络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分享经验,交流心得,也要做好教师的情绪疏导,以免将负面情绪带给学生。二是教师需要适当转变教学观念,精细化教学设计、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持续进行教学创新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自身教学胜任力。
(二)帮学督学,提升学生学习自觉性
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渐退现象,需多方联动,在课上、课下都要及时了解学生状态,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引导,和情绪疏导,可开展小范围的师生交流座谈网谈,逐步培养学生自律能力,提升学生在线学习自觉性。
(三)利用团队优势加强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
各教研室、课程组等要利用团队优势,整理并利用好现有共享资源,同时可自创自建适合线上教学的资源。在教学改革中可以教学资源设计开发与学习支持服务深化两阶段为基础,重组教学目标、重塑教学内容、重构教学结构、再造教学流程和重整教学评价,提升教学活动效率,提高教学改革效果。
教务处
2020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