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停课不停学·网络教学案例分享系列报道之七 

《商务礼仪》

——握手礼仪在线教学案例分享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0-04-11

 

教师简介

张荻 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副教授。经济管理学院专业教师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长期从事商务礼仪方面的研究,并多次为中小企业、政府机关、银行、学校、餐饮服务等行业进行礼仪方面的讲座与培训,经验丰富,内容实用落地。

 

一、授课信息

课程名称:商务礼仪

课程类型:专业拓展课

授课班级:2018互联网金融

教学内容:握手礼仪

教学实录视频网址:

http://mooc1.chaoxing.com/nodedetailcontroller/visitnodedetail?courseId=211420557&knowledgeId=297603578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握手礼仪的基本知识的学习,掌握握手礼仪中握手时的伸手顺序、握手仪态语、握手的禁忌等内容,借以为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做好理论指导。

2、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握手礼仪开展商务交往活动。

3、素质目标:通过握手礼仪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为其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

三、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模拟训练法,提问讨论法,微课教学法。

教学重点:

1、行握手礼时的伸手顺序。

2、握手仪态语。

3、行握手礼时的禁忌。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正确的握手仪态语,进而应用到生活、工作中。

四、教学过程

(一)前课教学内容回顾

在讲新课前,先复习前次课《称呼礼仪》的学习内容,通过在线提问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学习状态。

(二)本节课学习主题《握手礼仪》

1、握手时的伸手顺序(讲授法、提问法)

“尊者居前”

 

1)、在常规情况下:位高者居前

男士与女士:女士先伸手

上级与下级:上级先伸手

长辈与晚辈:长辈先伸手

2)、家里或单位来了客人:

客人到达时,主人先伸手,表示欢迎

 

客人告辞时,客人先伸手,表示感谢

2、握手仪态语(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模拟演示法)

不恰当的握手方式:

1)控制式:握手时掌心向下,显得傲慢,盛气凌人,以示高人一等。

2)乞讨式:握手时掌心向上,表示过分的谦卑与恭敬,往往是受支配地位的表现。

3)手套式:用双手握住对方的一只手。一般适用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而平辈平级的人不宜采用。

4)虎钳式:用力过猛、时间过长、幅度过大,多在男士中出现。

5)死鱼式:握手时漫不经心,过于软弱无力,时间很短,不仅给人一种十分冷淡的感觉,同时也给人留下一种毫无生命力、任人摆布的印象。

 

6)抓指尖式:轻触对方指尖,给人冷冰冰、拒人于千里原感觉。

正确的握手仪态语:

平等式:四指并拢,拇指打开,两手虎口相对,垂直相握,双目注视对方,面带笑容,身体略微前倾,头微低,时间以2-3秒为宜。

模拟演示:学生打开视频,在线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握手方式,教师在线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手势,点评学生的表现。

3、握手的禁忌(讲授、提问)

1)、忌用左手握手

2)、忌坐着握手

3)、忌戴墨镜、帽子、手套握手

 

4)、与异性握手忌用双手握手

5)、忌用脏手握手

6)、忌交叉握手

7)、忌一只手放在手袋里与人相握

8)、不可拒绝与他人握手

请学生复述:握手的禁忌有哪些?

4、总结(提问讨论法)

通过教师在线提问,梳理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

五、教学小结

(一)教学反思

由于网络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不能实时监测到每个学生的听课状态和效果。为了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和课堂的参与热情,我会在讲课过程中,随时向学生提问,学生随时抢答,亦或随机点某个学生的名字,让他打开摄像头按纽,来回答问题,答对者记入一次平时成绩。这样不仅可以随时检测学生听课状态,防止溜号,也能增加和学生一对一的交流频率。真正地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实时互动,也大大的提高了学生上课的关注度和积极性。

 

(二)教学特点

1、寓教于学习过程中

结合《商务礼仪》课程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采用在线直播教学方式,在授课时要求学生轮换打开摄像头,进行考勤和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从礼仪的角度要求学生端坐上课,对学生的服装也提出了要求,穿着不能随便;对学习环境也提出意见建议。将思政教育通过礼仪教育的模式表达出来,将课程培养目标潜移默化体现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

2、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根据在线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课程内容、教学目的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综合运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模拟训练法,提问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丰富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在课程中又增加了模块测试抢答的教学游戏。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充满了趣味性、挑战性、竞争性,使学习氛围更加高涨,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撰稿人:张荻

                              负责人:林媛英

                              推荐部门:经济管理学院